1.概觀
銅芯線的壓降與其電阻有關,其電阻計算公式為:
20℃時:17.5÷橫截面積(平方毫米)=每公里電阻值(ω)
75℃時:21.7÷截面積(平方毫米)=每公里電阻值(ω)
壓降計算公式(根據歐姆定律):V = R× A。
線路損耗與使用的電壓降和電流有關。
線損計算公式為:p = v× a。
P-線路損耗功率(瓦特)V-電壓降值(伏特)A-線路電流(安培)
2.銅芯線電力線電流的計算方法
1mm銅電源線-17a的安全載流量。
1.5平方毫米銅電源線-21a的安全載流量。
2.5平方毫米銅電源線-28a的安全載流量。
4毫米方形銅電源線的安全載流量-35A
6mm銅電源線-48a的安全載流量
10mm2銅電源線-65a的安全載流量。
16mm2銅電源線-91A的安全載流量
25mm2銅電源線-120a的安全載流量。
單相負載每千瓦4.5A(COS&=1),然后計算電流后選擇導體。
3.銅芯線和鋁芯線的電流比較法
2.5平方毫米的銅線等于4平方毫米的鋁線。
4毫米見方的銅線等于6毫米見方的鋁線。
6毫米見方的銅線等于10毫米見方的鋁線。
即:2.5平方毫米銅芯線=20安培=4400瓦;
4 mm方形銅線= 30a = 6600 W;
6mm銅絲=50安培=11000瓦
方法是1平方1KW銅芯線和2平方1KW鋁芯線。單位是平方毫米。
是橫截面積(平方毫米)
電纜的載流量根據銅芯/鋁芯的不同而不同。您可以使用2.5(平方毫米)的銅芯作為標準:
0.75/1.0/1.5/2.5/4/6/10/16/25/35/50/70/95/120/150/185/240/300/400 ...
還有非中國標準如:2.0。
鋁芯1方蕞大載流量9A,銅芯1方蕞大載流量13.5A
二點五乘以九,一減一。我們走吧。
三十五乘以三點五,成對減五分。
條件變化和轉換,高溫下銅升級10折。
管根數為百分之二、三、四、八、七、六和滿負荷流量。(具體解釋請參考文章第五部分)
2.5平方毫米銅電源線-28a的安全載流量。
4 mm方形銅電源線-35A的安全載流量。
6mm銅電源線-48a的安全載流量。
10mm2銅電源線-65a的安全載流量。
16mm2銅電源線-91A的安全載流量。
25mm2銅電源線-120a的安全載流量。
如果是鋁線,線徑應該是銅線的1.5-2倍。
如果銅線電流小于28A,則每平方毫米取10A是安全的。
如果銅線電流大于120A,取5A/平方毫米。
可以根據導線需要傳導的總電流來選擇通常可以通過導線橫截面積的電流。一般可以根據以下順口溜來確定:
15, 100, 20,
35543個世界,
79 . 5倍半,
銅線升級計算。
向你解釋:
是10平方米以下的鋁線,平方毫米乘以5。如果是銅線,就提升一檔。比如2.5平米的銅線,按4平米算。100以上的是截面積乘以2,25平方米以下的乘以4,35平方米以上的乘以3,70平方米以上95平方米的乘以2.5。這些公式應該很容易記住。
15,100,225,35,43,70,952,半裸線加半,銅線升級算穿管,高溫八折,九折說明:
1.“十降五”的導線截面為10平方毫米以下,每1平方毫米的安全電流為5安培。
2.“100-up-2”導線的截面超過100平方毫米,每1平方毫米的安全電流為2安培。
3.“25、35、43邊界”指引線的截面為25平方毫米和16平方毫米,每1平方毫米的安全電流為4安培。導線截面為35平方毫米和50平方毫米,每1平方毫米的安全電流為3安培。
4.“70,952倍半”引導線的截面為70平方毫米和95平方毫米,每1平方毫米的安全電流為2.5安培。
“裸線加半,銅線升級計算”是指相同截面的裸線,絕緣導線乘以1.5倍即可計算出安全電流。相同截面的銅導線按鋁導線線數大的等級計算。安全用電p=ui42000/220=191A純電阻元件。建議使用150平方米的電纜。
1方形塑料絕緣導體安全載流值:
明線-17安培,
鋼管:二-12 A,三-11 A,四-10 A,
塑料管:兩個10 A,三個10 A和四個9 A。
護套線:雙芯-13安培,三芯和四芯-9.6安培。
橡膠絕緣線;明線-18安,鋼管:2-13安,3-12安,4-11安。
注意:只能作為估計,不太準確。
另外,如果你記得在室內電線小于6平方毫米的銅線,每平方米電流不超過10A是安全的。從這個角度來說,你可以選擇1.5平方米的銅線或者2.5平方米的鋁線。
10米以內導體電流密度以6A/ mm2為宜,10-50米,3A/ mm2,50-200米,2A/ mm2,500米以上小于1A/ mm2。從這個角度來說,如果不是很遠,可以選擇4平方銅線或者6平方鋁線。
如果真的離電源150米(別說高樓了),一定要用4平方的銅線。
導線的阻抗與其長度成正比,與其直徑成反比。使用電源時,請特別注意輸入和輸出線的電線和線徑。防止因電流過大導致電線過熱而引發事故。